穿行在半岛乡村的糖胶客

城事生活 湛江日报 谢清科 浏览

小编:糖胶客敲打的铜锣。 雷州半岛乡村孩子的童年,大多是在糖胶客的吆喝声中长大的。所谓糖胶客,就是雷州话中对卖糖胶者的称呼。 糖胶客一般都是骑着后座装有大包的单车,穿行于各个村庄之间,其车头都挂有一个铜锣,一边骑车一边敲打着车头的铜锣,同时还吆喝着,固定的台词有收鸭毛鹅毛、烂铜烂铁、猪骨头毛、生胶鞋底,这样的声音对小孩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就如同有磁性的吸引力一样。 蜂拥而至的小孩就会把糖胶客团团围住,用手中一毛、两毛的人民币换来大大小小的糖胶。在农村商品奇缺的年代,糖胶客去到哪


糖胶客敲打的铜锣。

  雷州半岛乡村孩子的童年,大多是在糖胶客的吆喝声中长大的。所谓“糖胶客”,就是雷州话中对卖糖胶者的称呼。

  糖胶客一般都是骑着后座装有大包的单车,穿行于各个村庄之间,其车头都挂有一个铜锣,一边骑车一边敲打着车头的铜锣,同时还吆喝着,固定的台词有“收鸭毛鹅毛、烂铜烂铁、猪骨头毛、生胶鞋底”,这样的声音对小孩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就如同有磁性的吸引力一样。

  蜂拥而至的小孩就会把糖胶客团团围住,用手中一毛、两毛的人民币换来大大小小的糖胶。在农村商品奇缺的年代,糖胶客去到哪里,都能给哪里的孩子带去欢乐,糖胶客简直就是孩子们快乐的使者。

  糖胶客不单单是卖糖胶的,有的也会收废品。譬如:鹅毛、鸭毛、啤酒瓶、酱油瓶、拖鞋、甚至头发等。有馋嘴的小孩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把还没有用完的酱油倒掉,用瓶子卖了换取糖胶;有狡猾的小孩偷了母亲剪下的长发,拿去换取糖胶;有勤奋的小孩天明就出去捡破烂,卖钱换糖胶。

  也有不骑车的糖胶客,往往是年龄稍大的长者,他们不会骑车,所以挑着担子行走。他们往往走捷径,是踩着田埂过来的。往村里走一圈,担子轻了,糖胶便少了。相对小孩而言,这些年长的糖胶客简直就是圣诞老人。

  我母亲告诉我,说我很小的时候听到糖胶客的锣声就拎着鸭毛走出去,冲着糖胶客喊着:“毛毛!”可见我刚会说话就晓得用鸭毛来换糖胶了。这样的物物交换也让我嫌鸡爱鸭,以至于逢年过节的时候,我要求家人宰鸭,就冲着鸭毛能卖钱买糖胶,而鸡毛一文不值。

  我们那里的童谣:“糖胶客,打烂锣,卖仔无卖妻”,唱出了糖胶客的辛酸。颠沛流离的糖胶客,把锣都敲烂了,还不能丰衣足食,仍然要过着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生活。

  在物品缺乏的年代,糖胶客实际上就相当于小小的“移动市场”,买卖不是围绕着固定的地点完成,而是围绕着糖胶客这种特殊的职业完成的。糖胶客把方便带到了千家万户。

  如今的乡下,依旧响起记忆中糖胶客的锣声。但愿在超市与士多店异军突起的时代,糖胶客的吆喝声仍然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