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企老总的“敢、想、会、能、实、强”

城事生活 庄胜 戴李春 浏览

小编: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历史名城——广东省雷州市,有一个人的知名度与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位“牛人”是谁?他就是被群众誉为“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功夫下在干成事上”的国企老总——

  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历史名城——广东省雷州市,有一个人的知名度与这座城市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位“牛人”是谁?他就是被群众誉为“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功夫下在干成事上”的国企老总——共产党员、雷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陈启礼。

  陈启礼,五十开外,中等身材,眼神中散发出一种慈祥和睿智,浑身透露出一分淡定与自信,举手投足间流露着军人的气质和风度。陈启礼在当兵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获部队连记三等功两次。从部队退伍后转业在福建省, 28岁时就出席福建省福州市党代会,31岁当上大型国企副科级干部。

  从外省工作一段时间后,陈启礼调回家乡雷州当一名国企正科级领导干部。在单位里,他忙于事业忘我工作,无暇顾及家庭,率领广大干部职工,踏踏实实,认真干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上力挽狂澜,将一个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使企业从此走上发展前景极其广阔的阳光大道。六年间,他主政的企业连续被湛江市、雷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单位”, 公司党支部被中共湛江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基层组织,赢得了社会赋予的“爱心企业” 等荣誉;他本人也当选为雷州市党代表,政协委员,被授予湛江市、雷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群众赐予他为“爱心企业家”。

  今天,人们只要踏上雷州这块热土,寻觅陈启礼走过的足迹,都会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陈启礼不愧是一个敢干想干,能干会干且干成事的时代骄子!

  读书成绩优秀,在部队考上军校

  上世纪的1956年农历5 月 2日,在雷州市附城镇南田村的一户农民家里,传出了阵阵婴儿出生时的啼哭声,哭声惊动了左邻右舍。住在隔壁的一位老农说:“这孩子哭声沉长、清脆、结实……今后必能成大事!”这个婴儿就是陈启礼。

  陈启礼父亲憨厚耿直,母亲淳朴善良,他在家中排行第三,被取小名“三子”。降生于人世间,由于家穷,他的童年并没有绚丽色彩。5岁时,陈启礼就敢独自一人到野外放牛。每次放牛,懂事的陈启礼都专门捉回一些泥鳅、田蟹、鯽鱼等做伙食以减少家庭的开支。母亲每每看着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的儿子,既欢喜又担心。她抚摸着孩子的小脸蛋儿心疼地说:“孩子,你年纪还小,不要去放牛了,还是在家里玩吧。”母亲的疼爱,让陈启礼心里充满幸福感,也让他更加勇敢和坚强。懂事的陈启礼安慰母亲说:“不,妈妈!你和爸爸到田里干活更辛苦,我喜欢放牛也会放牛,不会有事的,你放心吧。”

  或许是童年的放牛经历,让陈启礼增强了劳动体验,培养了极其可贵的勤劳、踏实、简朴、坚强、勇敢等品质,为他长大后参加工作具备无畏艰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及顽强拼搏等优良作风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63年9月,陈启礼告别了放牛童年,背着书包走进了校园,成了一名小学生。据他的班主任说,三子话虽少,但很懂事,干什么都不甘落后,学习也相当刻苦,考试成绩在班中总是名列前茅。此外,他还常常助人为乐,热心帮助同学,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1971年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进海康县(现雷州市)第一中学读书。在高中阶段当过生活委员等班干部,年年被学校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陈启礼同学学习成绩较好,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重老师,助人为乐。缺点是性格比较内向,话少。”这是陈启礼中学毕业时学校给他的评定。不过,虽然如此,但很可惜的是,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这位品学兼优的小伙子虽有满腹经纶,却暂时没有用武之地。在读完高中之后,他没有机会去考取大学,只能暂时回到生他养他的乡村务农,韬光养晦。

  1976年冬末,接受祖国挑选的机会终于来了——国家号召服兵役,胸怀大志的陈启礼毅然洗脚上田应征入伍,光荣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21支队203团的一名战士。在部队,他从事的是工程建筑和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刻苦好学的陈启礼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受到了军队熔炉的考验、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使这位风华正茂的农村娃在部队里屈壮成长。1977年,陈启礼在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部队分配的任务,连续获得了两次三等功,开创了他所在部队一年中战士荣记两次记功的先河。

  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陈启礼在部队参加军队院校招生考试,被基建工程兵21支队技术学校工民建筑设计专业录取。1980年6月毕业后,回到203团继续从事建筑设计,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业务精良,富于创造,陈启礼成了部队的优秀人才。一位正师级首长当时是这样评价陈启礼的:203团的陈启礼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达到业务精湛、学有所成,为我师增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一种无畏执着,一种不懈追求,一种顽强拼搏……我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就需要陈启礼这样学历和综合素质都优秀具备的“双料”战士!

  1983年,陈启礼所在的部队集体转业,在告别生活了7年的军营时,陈启礼和他的战友们依依不舍地向当地群众道别。列车上挥手的那一刻,陈启礼热泪盈眶,他在心里默默地说:“我陈启礼永远忘不掉七年的军民情谊,忘不掉那里的山山水水,无论党把自己安排到什么岗位,永远都是百姓的儿子。”

  列车徐徐地驶离站台,乡亲们的身影渐渐被崇山峻岭遮住了。此时的陈启礼无心欣赏车窗外飞逝的景物,思绪很快集中到转业后的工作问题上——在今后人生的轨迹上将如何走好下一步……

  忠诚永不褪色,在福州续写辉煌

  部队转业后改编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安营在福建省福州市区。从此,陈启礼开始了他的第二个职业生涯。新的岗位对这位27岁的转业兵一切都十分陌生,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吗?陈启礼经常这样自问。他在给他的同学的信中有句让人感动的话:“老同学,我现在找到了一所‘学校’,心里十分高兴,因为在部队学到的东西,在这里全部都能用上。请相信您的同学,一定不愧于党和部队培养,我们的军旗依然鲜艳,我们的军号依旧嘹亮,我们的军装永不褪色!“这段简朴的言语,表达了陈启礼永远忠诚于党、崇高为人处世的思想境界。

  在中建七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陈启礼的领导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姓毕,名叫定国,时任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另一位姓何,名叫先胜,是一位高级工程师,这两位品德高尚、技术精湛、和蔼可亲的老前辈,十分看重年轻的陈启礼。在每次进行重大建设项目设计、安装施工中,他总是叫上陈启礼一起讨论研究。何老的技术高到什么程度?陈启礼说,在承接福州市东部变电所配电工程的一次吊装中,由于工程的一些设备重量有几十吨,使用常规的单机起吊,一是吊不起,二是不安全,三是弄不好会碰坏设备。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侯,何老毅然决定采用“双机抬吊”方法进行吊装,结果分毫不差地把一块块重几十吨的设备稳稳安放在指定位置上,在场的很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都被他一流的吊装技术所折服,连当地有名的省第六建设工程公司都翘起大拇指。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陈启礼在毕老、何老的精心培养和指导下,业务和技术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快被提拔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技术科副科长,成为这个公司业务上的领军人物之一。

  既在部队锻炼了意志,又在军校学到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陈启礼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地方企业的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看工程项目施工图,陈启礼不管建筑图纸多么复杂,建筑物多大多高,结构设计布置难度多大,他一眼就能看懂,既精通设计施工规范又具有组织实际施工的丰富经验。有一次,他的公司承接了福州市东南区水厂工程,因为业主方对工期要求很严格,若按老方法施工就拖工期后腿。为此,陈启礼斗胆向工程指挥部提出“大型模板法”。 即把小型模板在地上拼接成一块后实行一次吊装成形。陈启礼大胆设想得到了工程指挥部的采纳,结果,他的建议不仅缩短了工期,减少模板损耗,而且提高了施工安全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在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的几年中,陈启礼在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正确决策,科学施工,精心管理,为建设福州,美化福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启礼以其人格魅力,还有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及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一次次赢得了福州人民的掌声和鲜花。最让陈启礼难忘的是,1984年,他在公司2670多名职工中,唯一被推荐为出席福州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成为福州市年纪最轻、工作时间最短而当选地级市党代会的代表。这一年,组织上已讨论决定让陈启礼担任福州市东南区水厂总指挥。

  正当陈启礼踌躇满志的时候,他了解到,近年来家乡雷州市的建设也日新月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突飞猛进,这座历史名城的风采和魅力像磁铁般强烈地吸引着陈启礼。思乡心切的他,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决定放弃在福州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乡之路。

  理想信念有为,打造出崭新国企

  经过长途汽车36个小时的颠簸,陈启礼回到了阔别 13年、朝思暮想的家乡雷州市,上任雷州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当时的城建公司主业主要是履行政府职能,经营土地买卖、搞住房和道路建设等。虽然在原来,这家公司有基础、有人才、有资质,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后来经营不善,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谷。导致公司矛盾多多,职工人心涣散,人们情绪低落,连工资都发不出,更谈不上有什么福利待遇可言。

  看到这种景况,时任副职的陈启礼心里十分难过。可是,他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2007年,是陈启礼的圆梦之年。经雷州市委常委决定,陈启礼接任了城建公司主要领导职务,成了“领头雁”。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陈启礼喜忧交加。喜的是组织上的信任,忧的是怎样才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冲出困境。通过两周的调研之后,他在案头上摆放着亲笔摹写的毛泽东诗句作为座右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是的,陈启礼没有过多顾及自己的得失与毁誉,只希望在市场经济的平台上,找到一条属于城建公司的发展路子,找到一片属于公司打拼的天地,力争扭亏为盈,有工资发给职工,让大家分享到自己辛苦劳动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企业近十年来的经济状况都是捉襟见肘。面对着死气沉沉的职工队伍,陈启礼不是畏缩不前,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振奋精神,决心从头再来。他在职工大会上宣布:用三年时间,实现“四保证,三统一,一提高” 。即:保证工资正常发放,保证按时缴交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三统一”即 统一配电脑、统一工作服,统一交通费补贴 。“一提高”是根据国家公布的物价上涨指数,逐年提高福利待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陈启礼的第一把火先是烧红“炉膛” ——健立建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他先后制定了《机构职能与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涵盖了党务、政务、财会、工程建设、劳动工资、劳动纪律等12个岗位;第二把火烧热职工学知识的热情——分期对职工进行电脑和业务对口培训;第三把火烧掉不思进取、坐吃山空的旧理念。在他的倡导下,公司深入开展 “理想、信念、有为”的团队精神教育,把全体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实现公司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上来,在逆境中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内方外圆、刚柔相济”的为人做事及做生意的处世哲学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来,大胆借钱将下属一家靠“认养” 的股级公司的职工分流,为他们购买了社保,走出了一条低成本理企、高效益办企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之路。

  陈启礼敢于大胆尝试 ,敢于推陈出新,敢于雷厉风行,使公司起死回生,经济效益年年跨上新台阶。不久,职工每月的工资奖金都能照常发出,福利待遇也得到恢复并提高。现在职工人人精神抖擞、信心无限,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改革之初,曾有一部分职工甚至个别班子成员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持有反对意见。经过实践检验,公司的改革创新是正确的,后来,这班人竟成为陈启礼主政的最坚定支持者和最佳拍档,并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为了让企业职工安心工作,鼓励大家在教育子女上所取得的成绩,公司经济好转后,陈启礼努力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上任的第二年,他首创了职工子女教育奖学金制度,分四个档次制定奖金,从而鼓励员工子女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在奖学金的激励下,公司职工子女求学热情高涨,刻苦学习蔚然成风。自2007年至2012年,该公司子女考上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毕业的就有10多人。他说:“过去,穷的时候有心无力,现在经济好一点了,应该鼓励支持一下教育,这里面也发挥出企业的效益。”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陈启礼力求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来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企业与员工“双赢”宗旨。

  雷州有句俗语:“好舵手,魚虾满舱;歹掌舵,螺壳都无”。讲的是领航人的重要性。陈启礼就是这只船的“掌舵”。当地皮价低时,他“节俭持家”;地皮价涨有钱了,他从不奢侈,更不会权为己用——自己抽的香烟,他从不用公款购买过一支。2010年7月,正值“一寸土地一寸金”之际,他运筹帷幄,带领公司全体职工稳步稳进,又一次使企业摆脱了困境。当企业局势稳定,手中有钱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解决职工福利的问题,为职工定制了统一的工作服,配置了办公设施,优化了办公环境。用他的话来说是“旧貌变新颜,士气更高昂“。公司的退休职工异口同声这样评价陈启礼:“可惜启礼上任太迟了,如果早几年,公司会变得比现在更好。”

  陈启礼获得职工们如此高度的好评,除了来自他有大公无私、厚道待人、认真做事的高尚品德外,还来自他有一颗仁爱之心。在社会上,陈启礼还有两个称呼,一个是“爱心老总”,另一个是“爱心大使”。自2007年以来,陈启礼领导的公司资助了贫困老人莫志价和两个孤儿、龙门镇田家村15户孤寡老人、白沙镇东山村民陈少玉等;捐助大笔资金资助黄源胜兄弟仨、柯小串、戴小蝶等10多名贫困学子走进了大学校园,还为徐闻籍的陈华木圆了大学梦。这些资助,其中也有陈启礼本人悄悄捐出的2000元。除此之外,在广东省委提出“济困扶贫”活动开展后,陈启礼的公司每年都捐款10万元,成为雷州市响应积极、行动快、捐款多的国有企业之一。陈启礼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企业的领导干部,我没有理由不为党争光。”是的,陈启礼为官任职的几年里,用行动践行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新时期精神。陈启礼执着的理想追求和上善若水的高贵品德以及默默坚持无私的奉献,为党为人民付出了辛勤劳动,党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也给了他莫大的荣誉:他连续五年被湛江市、雷州市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雷州市第十八届党代表和政协委员。

  在荣誉和掌声面前,陈启礼不是“停船靠岸”吃老本,而是“风正帆悬”正远航。在他的办公桌左侧上压着的一份工作记录上记载:2010年9月,在他努力下,通过招商方法,解决了座落在水店10年之久被村民占用土地的问题。此举不但使这宗土地回到他公司名下,还为公司创收了一笔财富。

  时代在发展,新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陈启礼理顺企业的发展路径后,根据企业实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将企业经营方向进行转型换代,寻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陈启礼与班子成员下海南,上北京,寻找“目标”。一次次的选定到排除,一次次排除到选定,半年时间苦苦寻找商机,陈启礼一班人累得精疲力尽。然而“天赐良机只待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正在寻找厂址、准备扩大再生产的广州康荣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经打听,这家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好、信誉高、客户多,是广州地区电子产品的佼佼者。陈启礼高兴得切夜难眠。可是,财大气粗的民企老板,都认为陈启礼的公司是国企而不作考虑。陈启礼了解到他们的心思后,采用“顽童讨糖果吃”的方法,穷追不舍。最后,陈启礼的决心终于打动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经过近一年的商谈、考察,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2011年10月,一份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值1.2亿元、厂址设在雷州市工业大道工业园的招商项目合同签了字。按照合同约定,城建公司必须在合同签订后3个月内平整土地、开工建设。可是,陈启礼公司的土地都被附近村民占用种上了树木,不但不同意砍树,还胡说八道无理阻碍开工。这时,陈启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尽快平地、设计,陈启礼走上串下,不分日夜地到占用土地的村庄与村干部进行沟通,在这些日子里陈启礼受尽了辱骂、恐吓。然而,老当益壮的陈启礼没有丝毫让步,他始终坚持对合作方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政府负责的态度,奔波在村民、村干部、镇政府、市政府、市领导之间。最后这些“无理还三分辩”的村民终于被陈启礼的做人、做事行动感化了。一位村干部赞扬说:陈启礼这种领导多一个,雷州的经济发展就会快一点。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是陈启礼经常念到徽商的故意错字联。他说,无论做人、做事、做生意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贫图便宜少一点,愿意吃亏多一点。平时,他总是引用李嘉诚先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生意”的家训当成他的座右铭,胸怀为民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为官之德为政之道。

  是啊!陈启礼不但这样讲,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公司干部职工大会上宣布,用五年时间将城建综合开发公司建设成为雷州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国有企业。陈启礼这句口号一提出,公司的干部职工就立即掀起了新一轮的干事高潮。

  愿陈启礼和他的企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永无止境!



你可能喜欢的: